【女童早熟又注射恐懼,中醫介入緩解骨齡成熟度】
案例一:『現年10歲陳小妹,於7歲多時胸部發育,起先於他院兒童內分泌科追蹤,近期骨齡檢查發現已達12歲,西醫兒科診斷為特發性中樞型性早熟,建議施打青春期抑制劑(GnRHa)來延緩發育進程,但媽媽憂心骨齡超前影響孩子身高,也怕初經提早來,孩子身心未準備好。且孩子畏懼打針,故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門診就醫,莊醫師以中藥抑制骨齡,同時追蹤生長,經過近一年治療,陳小妹的骨齡仍保持在12歲,初經也未提早來,身高逐步增加,目前仍持續於門診追蹤。』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表示,針對已接受性早熟抑制針的小朋友,若在治療過程,生長速度不理想、體重過輕或過重,可配合中藥健運脾胃,搭配四肢引經藥物,如四神藥帖、柴胡桂枝湯、九層塔頭等
【9歲小胖弟骨齡超前,中西醫聯手照護照護助茁壯成長】
案例二:『現年9歲何小弟,體重近6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明顯超標,合併頸後黑色棘皮症,為兒童肥胖族群,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門診接受生長評估,診療後發現雖然第二性徵尚未發育,但骨齡已超前至11歲。於門診除了衛教飲食,配合針灸及中藥控制體重外,也協助轉診奇美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中西醫共同照護。』
兒童性早熟比例增,傳統轉骨方已不適宜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指出,近年孩子生得少,家長往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小朋友不要矮人一截。當孩子身高不理想,蠻多家長會帶孩子尋求中醫協助,希望轉骨。但受到飲食西化及環境荷爾蒙影響,我國兒童性早熟的比例逐漸增加,且女孩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男孩,尤其這群小朋友體質也不適宜傳統轉骨方。而現代中醫兒科醫師的角色在於為孩子的生長把關,針對體重過重或對身高不滿意的小朋友,除了生長曲線變化、第二性徵發育,也會視病況安排骨齡的X光或抽血檢查,綜合評估孩子的生長階段,提供適當衛教,並開立量身訂做之中藥處方。
小孩有這些現象要注意,恐為性早熟!中西醫攜手照護有助抑制早熟
坊間轉骨方較適合發育遲緩及骨齡落後者,亂補恐造成反效果
影響兒童成長的關鍵因素:健康的生活型態